香港BIO盛大開幕!60億港幣、河套合作區 加速建構生技生態系
轉載來源:環球生技
今(13)日,一連四天的香港國際生物科技論壇暨展覽(BIOHK 2023)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盛大開幕,特別邀請到前香港特首梁振英、香港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親臨現場分享香港發展生物科技的戰略;更邀請到2011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Bruce Beutler專題演講衰老與基因之間的關聯。此外,諾貝爾可持續發展基金會(The Nobel Sustainability Trust, NST)主席Peter Nobel在會中授權盈信泰資本作為港澳地區代表,將為香港引入更多國際資源與人才。
香港生物科技協會(HKBIO)的創始人及主席于常海致詞表示,亞洲各地的生物科技正在蓬勃發展,香港作為國際化城市,將持續把邁入第二屆的BIOHK打造成國際性展會,讓香港成為世界各地生物技術公司進入亞洲市場的入口。
60億港幣、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 助攻香港生物科技發展
香港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表示,BIOHK大會主題訂為「萬花筒」代表著生物技術產業的未來充滿無限的可能性,同時,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Hong Kong I&T Development Blueprint)的政策,提出了讓香港邁向一流城市的關鍵策略與清晰路線圖,將重點發展生物技術、先進製造、新能源等具優勢與戰略性產業,期望能吸引更多人才與資金到香港。
此外,香港是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公司募資市場,今年3月,港交所更推出「新特專科技公司」上市機制,允許尚未盈利的5類創新科技公司上市,包含新食品及農業技術。甚至,政府先前也提出,將進一步投資60億港幣(約8億美元)設立研究機構,加速變革性的生物科技研發。加上兩周前,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聯合政策推出,將打造深圳、香港科技創新開放合作先導區域,促進香港生技生態系的構築。
NST主席Peter Nobel分享,永續發展成為全球性議題,隨著新興技術發展,醫療數位化、3D列印義肢、AI分析醫療數據和疾病原因、藥物智慧化包裝等都可以節省成本與資源的使用。在此次會中,NST與盈信泰資本進行授權,盈信泰資本將成為NST港澳地區的代表,並引進國際創新人才與資源,建構國際級創新生態系。
前香港特首梁振英分享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的獨特優勢,他指出,該區不僅擁有特殊的關稅政策,其橫跨深圳河兩岸,擁有福田口岸和皇崗口岸兩個跨境陸路口岸,與深圳光明科學城、香港科學園等創新節點形成「半小時科研圈」,一區兩園的優勢,連結了深圳與香港。
梁振英認為,香港可連結國際與中國,是十分特殊的特區,加上透過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更能打造出生物醫學、細胞和基因研究的國際化平台。
Bruce Beutler揭密 衰老、癌症與基因關聯
2011年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得主、Longevity X聯合創辦人Bruce Beutler也親臨BIOHK演講,分享衰老背後的科學。Bruce Beutler為首位發現腫瘤壞死因子(TNF)是發炎反應關鍵因子的科學家,並發現Toll樣受體4 (TLR4)是哺乳類動物識別感染的關鍵而獲得諾貝爾獎。
Bruce Beutler指出,衰老的過程與基因有關,其將突變引入小鼠基因體中,透過代數來觀察疾病的起源,在11年的研究下,發現了200個疾病模型,但是,因為每種疾病約有60個突變,還是難以找出基因中哪一個是致病突變。
Bruce Beutler研究團隊進一步建立了「自動減數分裂圖譜(Automated Meiotic Mapping, AMM)平台」,可在較短時間內,將約3萬種疾病表型分析歸納找出單個基因突變位點。
但這還不能確認該基因突變與疾病之間的因果關係,因此,Bruce Beutler團隊開發名為Candidate Explorer的人工智慧模型,透過運用CRISPR數千個等位基因來模仿原始突變,該AI模型至今已分析出31,380個疾病與基因的關係,而若用傳統的方法則需要1700年才能達到這樣的成果。
而先前Bruce Beutler大多是研究免疫與發炎疾病,接著,他開始研究自體免疫疾病──第一型糖尿病,結果發現有7個基因突變與其有關,並證明是因為免疫缺陷而讓T細胞反應過度破壞胰島細胞,進而罹患糖尿病,從這次研究中,也發現到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可以作為一種增敏劑,這也讓他開始朝開發療法的方向邁進。
在癌症模型中,他們發現某些小鼠透過基因突變,修飾一個關鍵胺基酸後,其T細胞便可治癒腫瘤,Bruce Beutler進一步製造出僅具有這種特殊T細胞的逆轉錄小鼠,發現他們對癌症有很強的抵抗力。
Bruce Beutler將這種T細胞稱為TIL-3細胞,雖然一開始給予小鼠時,會讓腫瘤生長一段時間,但最終TIL-3 細胞成長會超過腫瘤細胞並排斥腫瘤。
Bruce Beutler指出,回到衰老議題上,有些單一突變確實可以讓壽命延長40%,但目前我們並非是從基因體中尋找這一種目標,而是透過尋找像上述的癌症標靶來開發療法。
(報導/李林璦)
轉載來源:環球生技